欢迎访问协和洛克官方网站!
Language
EN

新闻与媒体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与媒体 -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关于“心脑血管病健康管理与早期预警检测、精准医疗”关系的分析

 2016-01-13  3015  分享

作者:北京协和洛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周志平

  《2014年中国心血管报告》发布了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有心血管病患约2.9亿,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2013年我国农村、城市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0.294%和0.259%;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居各种疾病之首[1]。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多的特点, 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2]。尽管近年来心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步,但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危害依然十分严重,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小康中国、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造成重大影响,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

  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包括了从预防开始到死亡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诊断、治疗、康复管理,实施高效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加强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做好各级防治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下面我们就“心脑血管病早期预警,实行心脑血管病动态监测”的逻辑思路,展开对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与早期预警及精准医疗关系的分析。

  一、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等等。另外,日常生活中有些容易忽视因素,例如工作节奏快,作息不规律、熬夜,心情不开朗,环境恶化,饮食不健康等,致使很多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也正是造成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主要诱因。心脑血管病患者趋于年轻化,高发的态势,以及日益增多的猝死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福祉,加强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迫在眉睫,我们应该自觉行动起来——保卫心脏。

  二、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大心脑血管病健康管理的投入

  我国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加快现行医疗体制的改革,而医疗体制的改革要顺应国情,理清关系、高效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目前我国医疗体制的现状是: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医院,三四线城市医院和乡镇社区医疗资源相对落后,设施、设备、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全民健康管理教育不足,重医疗轻预防。 这些不合理现象都与各级医院的定位不清有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公立医院,本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服务和公益的职责,但现有公有医疗体系的产业化管理导致各级医疗机构多以盈利为目的来运营驱动,各级医院为自己的生存想方设法开展经营增加收益,例如提高药费、增加诊疗费、小病大治等等。大量的医疗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市医院,现行的机制不能将医疗资源合理引入基层,致使农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大量的基层群众涌进中心城市大医院就诊,而大医院不堪重负,人满为患,医患矛盾非常突出。

  众所周知,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在医改问题上都有一条非常艰难的路要走,我国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加强健康管理,对心脑血管病的进行早期预警风险监测,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的具体措施

  健康管理是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的预防医学,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心脑血管病可控可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通过管理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避免到发病甚至急性心梗等严重事件发生后,才去干预和补救。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国内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的概念。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弗明汉心脏研究中心( Framingham Heart Study )就开始了针对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不仅提出了危险因素的概念,并且预测出不同危险水平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冠心病危险的概率。

  结合我国现状主要解决方法有:

  1.提高心脑血管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早期预警诊断的宣传教育。

  2.在预防为先精准治疗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面覆盖的预防网。

  3.加强健康体检早期预警诊断筛查,动态跟踪管理,形成完整健康管理模型。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炎症标志物如: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C-反应蛋白(CRP)等,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所起的作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评估指标。[3]  随着人们对炎症因子的深入研究,炎症不仅仅局限于感染和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还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炎症反应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栓形成的整个过程, 是斑块不稳定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因素。[4]而心脑血管病人缺血事件的发生常与炎症标志物的变化相一致,所以当血液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浓度升高提示冠心病和卒中后风险增加,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人群有独立性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功能。

  4. 重视早期预警诊断试剂的研发和使用,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注册上给予绿色通道,价格目录管理理顺关系、给予更多的方便。

  5. 重视专家建议,正确使用心脑血管标记物开展普惠式筛查,包括健康体检、动态跟踪监测、康复管理等。

  四、早期预警诊断、精准医疗与心脑血管病管理的关系

  心脑血管病管理含盖了从发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呈现出人数多、时间长的特点,大致可分为预防管理、治疗管理、康复管理三个阶段部分;明确三个部分的位置和关系,对有效配置医疗资源,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减少浪费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整个心脑血管病管理的过程中,预防管理包括:预防体系的建设,健康宣传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期预警动态监测——体检等等,这个过程应该做产业化发展引导,如现在快速上升的民营体检中心产业已经起到引导全民关注健康的目的。让全民行动起来保卫我们的心脏,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以及死亡的威胁。治疗管理应该体现在精准医疗上,注重专家队伍的建设,这个阶段资源消耗大,应该越短越好。康复管理也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病,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能忽视预防和康复,应该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配置医疗资源。包括按时体检,实施早期预警检测MPO、ox-LDL、Lp-PLA2等心脑血管标记物检测。总之应该以“预防为先治疗精准”为原则,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总的来说,预防与治疗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要实现全民健康的小康社会,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普惠的医疗体制刻不容缓。在社会公立医院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营体制下,医院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地狱的大门,我们善良辛劳的医生们用自己疲惫的身躯奋力阻挡着魔鬼对病人的呼唤,不惜牺牲自己。然而,也无法唤醒善良的人们,医患关系依然这样的紧张,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深深的思考吧!

  参考文献

  [1] 陈伟伟,杜万良,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375-379.

  [3] 吴建榕, 郑乐民. 心脑血管炎症标志物的早期预警价值[J] 中国研究型医院,April 2015, VOL.2. No.2

  [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05):390-419.

在线客服 洛克悠悠网